进口三防漆与国产三防漆有哪些性能区别?
对某进口品牌三防漆样品,凯发一触即发三防漆UV-9669、9669-45 进行对比测试。分别进行耐高低温、耐高温、耐低温、耐酸、耐碱、耐盐雾、水煮、附着力八项性能测试,从而判定三组三防漆样品的各项性能优劣。
二、测试结论
项 目 | 分项结论(从佳到差) |
耐高低温性能 | 进口三防漆 > UV-9669 = 9669-45 |
耐高温性能(开裂) | 9669-45 > UV-9669 > 进口三防漆 |
耐高温性能(黄变) | 进口三防漆 > UV-9669 > 9669-45 |
耐低温性能 | 进口三防漆 = UV-9669 >9669-45 |
耐碱性能 | 进口三防漆 = UV-9669 = 9669-45 |
耐酸性能 | 进口三防漆 = 9669-45 > UV-9669 |
耐盐雾性能 | 9669-45> UV-9669 > 进口三防漆 |
耐水煮 | UV-9669>9669-45>进口三防漆 |
附着力 | 进口三防漆=9669-45>UV-9669 |
结论:
1、某进口品牌三防漆样品在耐高低温、耐高温性能(黄变),附着力 3 项优于凯发一触即发样品;
2、凯发一触即发三防漆9669-45样品在耐高温性能(开裂)、耐盐雾性能、耐水煮、附着力4项优于进口品牌样品;
3、其余项目基本一致;
三、三防漆对比测试数据
1、耐高低温性能:
测试条件:本测试参考CNCIA-HG/T0004-2012测定方法,置于125℃ 高温环境中持续30分钟后在1分钟内,移至-40℃低温环境中持续
30分钟,为1次循环,共进行1000次循环;目前已完成首要阶段。测试仪器:电热鼓风干燥箱(101-1AB)、低温保存箱(DW-60W106B)测试 nbsp;16:40 nbsp;17:30 一阶段结束(二阶段继续进行测试),平均每隔一小时观察一次。
分析方法:采用观察法,观察漆膜外观是否变黄、表面是否出现裂痕。
三防漆耐高低温性能测试
条 件 |
某进口品牌 |
UV-9669 |
9669-45 |
经过前一次高低温循环、隔夜高温(15h) |
无异常 |
轻微变黄(不明显) |
无异常 |
600h | 漆膜正常(203 个循环) | 漆膜正常(203 个循环) | 漆膜正常(129 个循环) |
分项结论:进口三防漆、三防漆9669-45 耐高低温性能佳、三防漆UV-9669 耐高低温性能良好。
佐证:
图 1-1 耐高低温测试效果图
2、三防漆耐高温性能:
测试条件:置于高温(125℃)环境中持续 168h 测试仪器:电热鼓风干燥箱(101-1AB)
测试时 nbsp;8:00 nbsp;8:00 结束,每隔一小时观察一次漆膜外观状态。
分析方法:采用观察法,观察漆膜外观是否变黄、表面是否出现裂痕表 2-1 耐高温性能测试
分项结论:三防漆9669-45 耐高低温性能较佳
佐证:
3、耐低温性能:
图 2-1 耐高温测试效果图
测试条件:置于低温(-40℃)环境中持续 168h 测试仪器:低温保存箱(DW-60W106B)
测试时 nbsp;8:00 nbsp;8:00 结束,平均每隔一小时观察一次漆膜状态。
分析方法:采用观察法,观察漆膜表面是否出现裂痕、起泡、失光等现象。
表 3-1 耐低温性能测试
条 件 | 进口三防漆 | UV-9669 | 9669-45 |
168h | 漆膜正常 | 漆膜正常 | 漆膜正常 |
分项结论:三组漆膜耐低温性能等值。
佐证:
图 3-1 耐低温测试效果图
4、耐碱性能:
测试条件:本测试参考GB/T 1763-1989 测定方法,浸泡于 5%氢氧化钠溶液中
测试时 0 0 结束,平均2h 观察一次漆膜外观状态。
分析方法:采用观察法,观察漆膜表面是否发白、脱落等现象。
表 4-1 耐碱性能测试
条 件 | 进口三防漆 | UV-9669 | 9669-45 |
24h | 漆膜脱落 | 无异常 | 底材受损、漆膜 完好 |
68h | 漆膜脱落 | 底材受损、漆膜 完好 | 底材受损、漆膜 完好 |
分项结论:UV-9669 耐碱性能优于 9669-45,进口三防漆耐碱性能相对较差 。
佐证:
5、耐酸性能:
图 4-1 耐碱测试效果图
测试条件:本测试参考GB/T 1763-1989 测定方法,浸泡于 5%盐酸溶液中
测试时 0 0 结束,平均2h 观察一次。
分析方法:采用观察法,观察漆膜表面是否发白、甚至脱落。
表 5-1 耐酸性能测试
条 件 |
进口三防漆 |
UV-9669 |
9669-45 |
22h |
局部小面积发白 |
无异常 |
无异常 |
168h |
发白面积增大 |
无异常 |
无异常 |
分项结论:UV-9669、9669-45 耐碱性能较佳,进口三防漆耐碱性能相对较差。
佐证:
图 5-1 耐酸测试效果图
6、耐盐雾性能:
测试条件:本测试参考GB/6458-86 测定方法,采用浓度 50 土 5g/L, PH 值为 6.5-7.2 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喷雾试验,喷雾室温度 35 土 2℃, 饱和器温度 40 土 2℃(盐雾量 34.7ml/24h)
测试仪器:FQY 盐雾腐蚀试验箱<2006> (上海曾达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)
一阶段测试时 0 0 结束
分析方法:采用观察法,观察漆膜表面是否发白、甚至脱落。
表 6-1 耐盐雾性能测试
条 件 | 某进口三防漆 | UV-9669 | 9669-45 |
22h | 铜点轻微生锈不明显 | 无异常 | 铜点轻微生锈、 不明显 |
68h | 铜点生锈明显 | 铜点轻微生锈不 明显 | 测试中 |
168h | 漆膜局部发黑不明显 | 测试中 | 测试中 |
分项结论:UV-9669 耐盐雾性能优于进口三防漆、9669-45。
佐证:
图 6-1 三防漆耐盐雾测试效果图
7、三防漆耐水煮性能:
测试条件:置于离 100℃沸水水面 1 厘米处持续 8h(板面向上),每 20 分钟观察一次。
测试仪器:恒温水浴锅
测试时 0 00 结束
分析方法:采用观察法,观察漆膜表面是否失光、发黑。
表 7-1 耐水煮性能测试
条 件 | 进口三防漆 | UV-9669 | 9669-45 |
10min | 失光 | 无异常 | 无异常 |
1h | 开始出现黑点,停止常温 可恢复 | 无异常 | 无异常 |
3h | 开始出现黑点,停止常温 可恢复 | 无异常 | 局部黑点 |
4h | 黑点逐渐增多,无法恢复 | 无异常 | 局部黑点 |
5h | 测试终止 | 无异常 | 黑点逐渐增多 |
8h | 测试终止 | 无异常 | 测试终止 |
分项结论:耐水煮性能三防漆UV-9669优于三防漆9669-45,进口三防漆相对较差。
8、附着力性能:
测试条件:置于 80℃环境中持续烘烤 168h 固化后的漆膜测试仪器:百格刀
分析方法:采用观察法,观察划百格后的漆膜经百格胶带测试后,漆膜是否脱落。
表 8-1 三防漆附着力性能测试
条 件 | 进口三防漆 | UV-9669 | 9669-45 |
测试 4 次 | 无异常 | 漆膜脱落 | 无异常 |
分项结论:进口三防漆和三防漆9669-45等值,三防漆UV-9669附着力性能相对较差。
佐证:
图 8-1 三防漆附着力测试效果图